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

戰勝恐懼,打敗仇恨。生命轉化,全民事奉﹣《新少林寺》(含少量劇情)

由於今年情況特殊,詳情不說了,所以今年大年初一及初二都會待在家中,不出動拜年去。

結果一個人往戲院看電影。由於有好幾套已約好朋友一齊看,故選擇看《新少林寺》。

前半段較為清晰,能充份交代侯杰(劉德華飾)之前的好勇鬥狠、曹蠻(謝霆鋒飾)的背叛,舖排出侯被自己的恐懼帶領他走入仇恨之中。但中段至後段略嫌不自然、牽強,侯在中段時被少林寺的各人(或是被禪道)感化了,最終大徹大悟,出家後法號為「淨覺」,放下對自己的自責、對曹的仇恨,克服了對人的猜疑與恐懼,過程(個人認為)稍為快了一些。最後他不只為個人,而是為整個少林寺...... (詳情還是請大家觀看此片)

令我感覺深刻的片段是,當侯經歷大變並覺悟後,願意留在少林寺時而被一班僧人懷疑,這情景有如掃羅(後為使徒保羅)被當時的基督徒懷疑一般,但方丈沒有留難侯,他說:「佛道的門不能關上。」這裡讓我想到,我們不能因為對方的過去和不是而不傳福音給一些不可愛、不喜歡的人,因為每個人都是神所愛的。於是侯得以留在少林寺,得著生命的改變,懂得放下自我,和其他僧人一樣為寺內的人民服務。他亦願意為大眾承擔,不單沒有只躱在少林寺避世,反而走出少林寺,一方面為自己的過去負責任,並希望曹盡早悔改,不想曹步他後塵。在寺內外,他都盡力去作他的本份。作為一個基督徒,我們領受了從那終極裝備者﹣耶穌基督和副裝備者(傳道同工)的培訓,在教會內外活出信仰,回應耶穌給我們在世的召命(Stevens, 1984)。

另外方丈與煮飯僧悟道(成龍飾)的對談,悟道最初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離開少林,其實悟道是有能力的,只是不敢踏出第一步,但到最後他帶領著少林寺的民眾走出少林,展開新生活。或許我們面對事奉,心中有很多的恐懼(其實在舊約的摩西、以利亞、以斯帖、以賽亞等亦曾經歷此等的恐懼),但神著我們放心地發揮自己有的恩賜,只是我們有沒有踏出第一步而已。

還有每一個少林寺僧人,不論老幼,都很「打得」(最弊就連煮飯的、小朋友也這麼好打),所以不用動輒要方丈「出面」,正如教會應有一個事奉的環境,讓會眾有事奉的機會,以做到「人人皆祭司」的效果,不用傳道同工操心,他們可以多一些時間牧養信徒,其他事,就交給會眾幫手吧。

我感受到編劇很想對我們說一個訊息是:「以生命的轉念來戰勝恐懼,打敗仇恨」。從侯杰/淨覺和悟道的經歷可見,他們經歷了生命的改變,只要願意踏出第一步,便可以衝破困難。

加油!

Reference:
R. P. Stevens (1985), Liberating the Laity: Equipping All the Saints for Ministry, InterVarsity Press

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

當心自義

跌倒確是跌倒了,個人確實是個人。每一個人對每件事確實有每個人的解讀,但我們要當心落入了自義的圈套之中,以致缺乏愛心,令人更反感。與其坐著失望和批評,不如作出行動,多關心,多禱告。

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

《我們是正生好孩子》讀後感


這是May姐向我推介的書籍。

雖然是一本很輕的書,但也是一本很重的書。雖然是一本有56頁的書,可以很快就看完,但這56頁滿載著正生學生的心聲,可以慢慢地細味。

正生的學生雖然是「有過去」的,但正正在正生的生活,也當然是神的大能,讓他們的生命不再一樣。經過「正生」事件後,這班小伙子能有反思,也有學習的地方,這讓他們更懂事,更會學習從他人著想。從他們的分享,也讓我有所提醒,就是「不要因某些人的意見就標籤他人。這更讓我反思到傳媒的報導操守,雖然我不是專業的傳媒工作者,但現時為傳媒垢病的是..... 報導是否過份煽情?是否言過其實?是否為社會問題進行標籤?是否只著眼某一點?是否只懂找錯處?這是我們作為讀者也該想想的問題。

雖然是一本薄薄的書,但竟讓我有這樣的反思,這真是一本好書!

身教,決定孩子的身量

偶爾在Youtube上看看一些影片。Youtube內有五花八門的影片,供人欣賞,有時會發現一些發人心省的短片。最近在Youtube發現了一段短片,想和大家分享。大家如有時間,可以到以下網頁看看這個連結。


孩子見到,孩子就做(Children see, children do.)

(連結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6ckfdFA4l4)

短片的內容是講述孩子跟著父母做一些行為,例如抽煙、亂丟垃圾、用粗言穢語來破口大罵,亦有幫助路人執拾地上的物品…… 大人不斷做,孩子好像倒模似的不斷跟著做。


不知大家看罷這段短片後會有何感想,而我的感想是:不得不讚嘆廣告製作人員的創意,運用生動有趣的方法表達身教與言教的重要,更不得不感嘆的一舉一動也是孩子學習的模範。片中的孩子模仿著大人的一舉一動,無論行為、嘴臉、語氣都十分神似。短片的製作人員或許想向大眾道出:「有怎樣的家長,就有怎樣的孩子」。


著名心理學家阿爾波特·班杜拉(Albert Bandura)的社會學習理論(1977)提出,人按著社教化(socialization)學習過程學習一些技巧、行為、說話等,而小孩學習怎樣的道德表現或行為,取決於他們的成長環境。父母的是孩子第一位和最親密的「老師」,而家庭亦是孩子第一手能接觸的「社會模式」,所以必須留意:


想孩子學習有禮貌,你要對人有禮貌。

想孩子有時間觀念,你要按時間做事。

想孩子保持整潔,你需要保持整潔。

想孩子自動自覺,你需要自動自覺。

想孩子願意幫助別人,你要願意幫助別人。

想孩子善用金錢,你也要善用金錢。

想孩子多些讚美,你要多些讚美孩子。

想孩子多些了解你,你要多些了解他。

想孩子愛惜自己,請你愛惜孩子。


有云:「身教勝於言教」,孩子成為什麼性格的人,父母的模範擔當著很重要的角色。盼望各位父母能作孩子學習的模範,讓孩子快樂地成長。